踐行浦江經驗 拼搏進取開新路 ——記市國資委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
北搪公司黨委
近年來,北搪公司黨委在集團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積極發揮“頭雁效應”,率領北搪平臺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雁陣齊飛”,在接訴即辦、信訪維穩、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中,攻堅克難屢打硬仗,為集團改革發展和安全生產筑牢了穩定的“大后方”。
北搪公司作為北京化工集團“231”戰略中的“1”,即改革調整平臺,擔負著集團非主營業務企業整合退出,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優化等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是北京化工集團安全生產和創新發展的“穩定器”“壓艙石”。
做好“穩定器”“壓艙石”
完成定位突破
維護穩定是“1”平臺的重點任務。北搪公司黨委在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周金陽帶領下緊扣信訪維穩、接訴即辦的重點任務,以黨建為引領,踐行“浦江經驗”,對歷史遺留問題中的重點難點深入開展調研討論,找準癥結,深挖根源,謀求“突破”。
北搪管理服務的企業有40多家。經過充分調研,在集團黨委領導下,北搪公司黨委專門成立了信訪維穩辦公室,建立聯動機制,落實領導包案,堅持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源頭。
對上訪重點人員、重點事件由一把手帶隊對上訪重點人員多次主動分批約訪,在政策允許、合法依規前提下,積極為歷史遺留問題謀求解決途徑、辦法,突破性地解決重點難點矛盾糾紛。2023年,北京化工集團在國資委接訴即辦工作中取得9個第一的好成績,這無疑是對北搪公司黨委踐行“浦江經驗”的充分肯定。
激發內生動力
完成創新突破
北搪公司黨委在做好信訪維穩、不斷推進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的同時,進一步改革創新、提升服務,以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近年來,公司黨委對零散資產在統一歸口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沉睡資產”保值增值路徑。周金陽等黨委領導班子人員經過深入調研,積極尋求創新思路,制定管理方案,通過公開披露等方式盤活了多年沉睡的資產。僅今年以來,就新簽訂合同4份,每年增收200多萬元。
今年4月,在相關單位大力協助下,經過北搪公司干部職工不懈努力,困擾原化工廠54戶職工房改房取證問題終于得到解決,最終于今年4月一次性將54戶房產證辦理完成,交到住戶手中。這一職工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的成功解決,突顯了北搪公司黨委踐行“浦江經驗”,“窮盡一切辦法”化解歷史遺留問題的決心和韌勁。
農租房騰退工作是歷史遺留問題的難點和重點。北搪公司黨委在辦理華新公司農租房騰退工作中,專班人員積極協調研究,并多次與相關方負責人溝通移交管理問題。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完成宿舍移交工作,將農租房的管理權移交屬地,使集團成功卸下這一歷史包袱。
從“捏合”到“咬合”
完成管理突破
戰斗力的產生,源于團隊的凝聚力。在2022年,北搪公司歷經2次整合后,面臨著企業行政級別不同,企業文化不同導致內部管理混亂的局面。為此,周金陽帶領公司黨委領導班子成員聚焦“安全穩定、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板塊任務,持續深化整合和降本增效。
公司黨委在整合后的第一次全體職工大會上就明確“三融合”管理思路,即任務融合、管理融合、隊伍融合,要求全體黨員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持續推動“三大平臺”的管理建設,服務集團,服務首都。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公司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推行契約化管理,完善組織架構和內控體系建設。全面修訂行政管理、財務管理、黨群工作等多項制度,并重新修訂和增加了人力、財務、安全、黨建、接訴即辦等方面制度多達101項;調整行政機構,新設立資產部,信訪維穩辦公室等部門,使公司職能更加明晰,結構更加優化。
當前,北搪公司在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公司員工勠力同心,并肩化解前行中的難題,克服發展中的障礙,在接訴即辦工作中涉“深水區”、在歷史遺留問題上啃“硬骨頭”,在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破冰突圍,始終踐行著“1”平臺的職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