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各單位堅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際行動,用為群眾辦實事的成果來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得到了職工群眾的肯定和贊許。
職防院
健康服務進社區
9月6日,職防院醫療部專家團隊赴香山街道南植社區開展健康宣教及義診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實落地。
在活動現場,職防院外科專家王曉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社區居民講授了糖尿病足的臨床表現及防治知識,介紹了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應該如何診斷及治療,并通過照片直觀地展示了糖尿病足的臨床表現,強調了預防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性及具體預防措施,普及了“血管要提前保養和維護,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這一健康理念。
醫療部主任閆香果向大家介紹了職防院的基本情況、人才梯隊、科室構成、新技術和新設備,并表示,職防院醫務人員一直致力于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守護周邊社區居民的健康,用實際行動切實為社區居民解決實際問題,未來將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更好地滿足周邊居民的就醫和保健需求。
健康宣講結束后,許多居民前來咨詢,職防院專家們耐心地傾聽居民對自身疾病的描述,現場為居民進行細致、專業的檢查,深入淺出地為每一位咨詢的居民分析病情、講解診療方案。
社區居民紛紛表示,通過參與此次宣教義診活動,了解到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及預防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認識到加強自我保健意識和定期身體檢查的重要性。
職防院將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通過健康義診、健教宣講等方式向社區普及健康知識,守護香山地區百姓身體健康,切實發揮好公立醫院公益性作用。
華騰拓展
配備3臺“救命神器”AED守護職工及服務對象健康
近日,3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分別進駐華騰拓展公司華騰大廈、華騰新天地商廈和華騰科技大廈3個置業項目,從而進一步提升了華騰拓展各置業項目的應急救援能力和履行社會責任能力。
AED是一種緊急救護設備,它可以自動識別異常的心律,并通過電擊除顫高效挽救人的生命。通過AED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成功率高達90%,遠高于人工心肺復蘇的成功率,使用者無需具有專業背景。在公共場所遇到心臟驟停患者時,如果可以在挽救生命的“黃金四分鐘”內正確使用AED,可以大大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從而挽救生命并減少受傷,因此人流密集區增加AED設備是必然趨勢。
日前,華騰拓展已經將這3臺被稱為“救命神器”的AED機分別放置在3座大廈的入門大廳內,以方便出現突發事件時能更快捷的使用。
為高效使用“救命神器”,華騰拓展將組織職工參加專業培訓,詳細講解使用前的人員狀態判斷、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如何使用等內容,從而提高救治效果,切實發揮“救命神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作用。
小貼士
如何使用AED急救設備?
在除顫前首先必須確定被搶救者具有“三無癥狀”,即無意識、無脈搏、無呼吸。
具體的操作步驟為:
1、確認患者已心臟驟停;
2、撥打120,同時有一人立即取得附近AED設備;
3、如確認患者呼吸停止,要立即進行兩分鐘CPR(心肺復蘇);
4、把AED設備放在病人身旁,打開AED設備;
5、解開患者衣服;
6、按照使用說明,將兩個電極片貼在患者左側胸部及右上胸部;
7、停止CPR(心肺復蘇),不要接觸患者,等待AED分析心律;若AED顯示“建議電擊”,立刻讓周圍人遠離然后按照機器面板上閃爍的電擊按鍵對病人進行電擊;
8、除顫后應再次進行2分鐘CPR(心肺復蘇),完成后等待AED分析心律;
9、患者尚未蘇醒和救護車來前,應AED和CPR(心肺復蘇)交替使用。
華騰新材料
開展應急心肺復蘇培訓
近日,在華騰科技大廈會議室內,一場“心肺復蘇救護”正在緊張進行,只見急救員跪在一名仰臥“患者”身邊,正在雙手掌根重疊,規律地垂直按壓“病人”胸骨中線下方位置……原來,這是一場由華騰新材料公司組織開展的應急心肺復蘇培訓。
培訓現場,紅十字會講師講解了意外情況下的心肺急救知識,并利用模擬假人詳細講解了心肺復蘇術和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操作要領。
華騰新材料、化研院和拓展公司部分干部職工參加了培訓。大家在老師指導下親自實踐了人工呼吸、心肺復蘇等救援操作,學習了應急搶救常識,有效提高應對意外傷害和突發災難的能力。培訓中還組織了現場考核,考核通過的員工將獲得北京市紅十字會頒發的《救護技能證》。
本次培訓,是華騰新材料黨總支積極響應集團公司關于推進急救能力建設的有關精神,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升華騰新材料干部職工社會公眾急救知識和技能水平的一次創新嘗試,通過培訓提高了干部職工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