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而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作為有著66年發展歷史的傳統制造業企業,北京化工集團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必然成為集團發展的戰略支撐,擔負起北京化工向“新”邁進的第一引擎。
2023年,實現技術自主替代的北京化工集團華騰新材LNG船用膠,已成功在某上市公司生產線應用,實現銷售140噸。既破除了國外技術壟斷,又實現了為集團增收創效。
LNG船用膠是北京化工集團聚焦“十四五”規劃目標,擔當國企責任,解決自主替代難題,同時著力拓展新市場領域的重點科研項目,同時也是華騰新材對公司產業結構進行迭代升級的戰略項目。2024年,這一由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為市場效益的新產品在開年首季就實現銷量220噸,全年銷量有望達到800噸,成為華騰新材乃至全集團重要營收增長點。
創新,發展之炬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多年以來,北京化工集團立足首都,深耕京津冀、放眼全國,一方面聚焦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錨定專用化學品制造與服務,一方面開拓新賽道,布局以生物醫藥、新材料科技成果孵育轉化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務業,同時攻關LNG船用膠、車載儲氫瓶內膽關鍵材料等“卡脖子”技術。
北京化工集團統籌謀劃傳統制造、科技服務和高科技領域的產業結構,與新質生產力所明確的“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高度契合。
當前,全集團正優化產業結構、加大轉型升級、拓展新賽道,向產業高端挺進。科技創新,必然擔負起北京化工在新時代發展中的歷史使命。
創新,鋪路架橋
“揭榜掛帥”,是為提升科技創新效率而在北京化工集團推行的科技攻關創新機制。由于其直指集團科技發展難點、熱點、痛點,并與科研人員價值實現緊密結合,因此在全系統很快“生根發芽”。
2023年,在北京化工集團科技大會上,集團首次發布“揭榜掛帥”科研項目10項榜單,總榜額高達近1200萬元。大會后不久,這10項榜單就被各企業科研人員和團隊揭榜,其中,可降解類研究課題還獲得國家重點專項支持。日前,部分課題已經結題,正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全面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是北京化工集團厚植科技創新的根本。集團在出臺《“揭榜掛帥”科研項目管理辦法》,以健全完善“揭榜掛帥”機制以外,每年專門設有千萬重大科研開發項目專項基金,用于支持重大科研項目的實施。
激發科技人員創新熱情,也是科技創新的應有之義。近年來,集團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科技人員激勵機制的指導意見》《工程及科研技術帶頭人聘任辦法》等激勵機制,有效地激發了科技人員的認同感和創造性。僅2023年,集團就聘任了9名技術帶頭人,表彰獎勵科技工作者18名,優秀科技成果27項。
此外,北京化工集團還出臺了《2023-2025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知識產權專篇)》,該計劃實施一年來,共申請專利29件,其中發明專利18件;授權專利34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2件。當前,集團共擁有有效專利271項,其中發明專利88項。
創新,強企之本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國際橡塑展上,北京化工集團以全新品牌亮相。集團旗下的化研院、華騰橡塑、華騰新材都是“專精特新”企業,三家企業和京騰昊樺公司一起,攜公司拳頭產品和最新科技成果轉化產品登陸這一國際展會,展現出北京化工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開放進取形象。
多年以來,北京化工集團以科技創新引領,引導二級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看齊,同時,持續加大科研開發投入力度。2023年,集團科研投入占全年營收的3.29%,優于上級考核指標,有效推動了全集團產業產品升級。同樣在2023年,集團新產品銷售收入已占營業總收入的17.32%。
截至日前,北京化工集團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2家,獲得“專精特新”稱號的企業8家。高新技術企業營收已占全集團總營收的50%以上。
創新,深化產學研用
就在過去的2023年,北京化工集團不僅對內發布了“揭榜掛帥”榜單,而且面向社會發布了10項榜單,以尋求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這一“招賢榜”引來了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寧波大學等高校紛紛揭榜,日前,相關科研課題正在有序推進。
其中,集團18項重點任務之一的試劑產業鏈華騰通廣高純試劑項目,其工藝選用北京化工大學的“超高純化學品精餾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該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有望今年投產。
2024年剛開年,北京化工集團又與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分別成立“都市化工安全現代產業學院”和“現代都市產業創新研究院”。雙方結合彼此產業、專業、學術等資源條件,圍繞“可降解高端醫用材料、生物醫藥工程”等項目,有序就產業、服務等方面展開合作。
創新,落地開花
科技創新如一粒種子,在北京化工集團這片沃土上正深根拔節、開枝散葉,而結出的創新成果又如一支支火種,使北京化工在科技強企、創優增效的沃野上“燎原”。
儲氫瓶內膽關鍵材料,錨定首都氫能產業這片藍海,同樣聚焦于關鍵材料“卡脖子”難題?;性壕┭泄菊e極開展多種滾塑內膽材料的研究,日前,相關材料已達到具備下游應用驗證條件的階段性目標。同時,公司主動對接多家下游客戶進行初步成型測試,結果完全符合預期。
電子級氟化液——曾長期依賴進口的高端芯片制造用化學試劑。如何讓國內集成電路企業避免該類化學試劑斷供的風險,突破這一技術壁壘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2023年,試劑所將這一“卡脖子”技術列為本年度“揭榜掛帥”科研項目之一,廣發“英雄帖”。為此,試劑所質量檢驗部和科研開發部攜手組成攻關團隊,揭下這一極具挑戰性的課題,最終于2023年底,研發成功與國外同等質量的電子級氟化液,打破了國外壟斷。日前,該產品得到了國內多家權威集成電路企業的認可,已完成中試,市場前景廣闊。
防火涂料乳液,是華騰東光與金隅集團最新合作成果。在今年4月,華騰東光在完成金隅集團首單20噸防火涂料乳液供應合同的同時,又接到該集團追加新增定單30噸,該新型研發乳液在建強北京化工集團與金隅集團合作的同時,正在成為華騰東光新的利潤點。
與此同時,北京化工集團其他所屬企業科研項目正如雨后春筍般旺盛生長。華騰新材PUR電子膠實現量產、華騰橡塑電工絕緣手套研發成功轉產,化研院PAE改性工程塑料成功通過客戶認證、華騰東光環保型苯丙系列建筑乳液、多彩涂料乳液等新產品成功轉化……
創新,培育科技服務新“賽道”
北京化工集團在鞏固提升“專用化學品制造與服務”的同時,將做大做強的眼光落在北京市萬億級科技服務產業、千億級醫藥健康產業,舉棋定向拓展新“賽道”,積極培育“以生物醫藥、新材料科技成果孵育轉化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務業”,這第二主業。
當前,全系統正聚焦生物醫藥、新材料重點產業,構建“孵育孵化—條件保障—中試放大—產業轉化”一體化產業鏈。在市委市政府、市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以科方孵化器為橋頭堡,集聚集團優勢資源,引導和服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物醫藥和新材料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中試放大。
立足化工專業優勢,錨定科技服務,北京化工第二主業新“賽道”已然成型。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研發成果到新型產品,從傳統制造到科技服務……北京化工集團深耕科技創新和服務,科研成果正在轉化,新產品營收占比在年年提升;科技服務正在融入新時代首都發展的大潮中一步步落地。
創新驅動發展,這句耳熟能詳的話語,在北京化工人不斷地進取中正悄然變為現實,更成為這家處于完全競爭領域的企業集團,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根本動力。